联系方式

    益阳悦然心理咨询中心

    联系人:孔老师

    手机:13037378658

    地址:益阳市金源大厦B座23楼2310号

心灵太极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文章

心灵太极

点击数:239  时间:2019/11/19 0:27:35
 
  很多职场人士拼命工作累得疾病缠身,有人说他们“只会工作不会休息”。我们说他们不是“不会休息”,而是没有余力休息。这一切的根源,恰恰因为他们“不会工作”。所以今天我们要完成“工作革命”。要善于没有额外支出地工作,要善于消除多余焦虑地工作,要善于全面减压地工作,要善于日理万机井条有序地工作,要善于事半功倍高效率地工作,要善于那得起放得下,在工作与休息间随意跳槽地工作。要善于天才灵感创意不断地工作。只有这样真正“会工作”,才会休息。心灵太极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超常成功又健康自在的现代人。 
  本书研究的是现代人在生存压力下如何自我调节状态,应对生存危机的问题。它可以说是面向所有认真而忙碌的现代人的。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有人说,在当代文坛,没有哪一位作家像柯云路这样备受争议。你可以指斥他荒谬当诛,也可以褒奖他睿智当崇,但无论他的笔穿梭到哪里,我们总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他对世道人心,宇宙生命的热切关注。 
  当年凭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新星》名动江湖,新星柯云路升上文坛。接下来,《夜与昼》、《龙年档案》、《芙蓉国》、《超级圈套》、《中国孩子成功法》、《未来强者之路》让柯云路在作家的轨道上发光发亮,恒星般耀眼。文学、哲学、心理学,他游刃有余地玩乎指掌间。众生喧哗中,他却洋洋洒洒地思考,洋洋洒洒地写作,自自在在地变法文本,自自在在地做他的“变脸作家。” 
  昨天下午,柯云路新作《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出版座谈会在朝外SOHO举办。嘉宾潘石屹夫妇不仅有单一的“地主”身份,更有他们和他们的员工参与主办方“减压”“降压”的话题讨论。新浪副总裁、总编辑总编陈彤也从高压、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带来了他同样高压、繁忙的员工学习《心灵太极》。柯云路说,他写本书的初衷就是献给天下所有认真忙碌的人们,大有兼济天下的“救星”责任感。而昨天的座谈会,柯云路更像是率领大家打了一套心灵的太极拳。 
  记者:《心灵太极》推行的现代工作革命,就是减轻压力,提高效率吗? 
  柯云路:是的。我们似乎正在集体遭遇空前的生存压力,它使我们身心憔悴了无生趣。在铺天盖地的压力面前,我们与其逃避式地减压,不如来一场现代工作革命———要善于没有额外支出地工作,要善于消除多余焦虑地工作,要善于全面减压地工作,要善于日理万机井然有序地工作,要善于事半功倍高效率地工作,要善于拿得起放得下在工作与休息间随意跳槽地工作,要善于天才灵感创意不断地工作。 
  记者:类似减压的书,书店有不少引进版。看书名,《心灵太极》像为国人度身创作。柯云路:对。好比打一回中国人亲切而熟悉的24式太极拳。太极拳的开放兼容能力极强,它综合了东方传统智慧,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粹,蕴涵了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术、生命之道。“心灵太极”由此而来。你在它的一招一式中就会明白:如何让工作漾出游戏的欢乐,如何不昏沉散乱陷入僵局,如何迁移烦恼沉着应对,如何心气内敛灵感勃发。记者: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往往压力成就日后的辉煌。但现代人的压力过大,往往是职位越高,压力越大,工作越好,压力越大。 
  柯云路:是吗,潘总?潘总可是一位把生活、工作和娱乐结合得很好的人。 
  潘石屹:我是带着特虔诚的心理来学习的,柯老师的书我都看过。我老婆说我也得来,主要是来听听、来学习的。 
  记者:新浪作为网中老大,陈总编的压力也一定过人?您怎么给自己降压? 
  陈彤:是的。博客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经常每天四五点醒来思考问题。听音乐、多媒体光盘是休息。小时候听评书联播长大,我的iPOD里就有很多评书。往往袁阔成的评书听两分钟,情绪就能变好。 
  柯云路:听过陈彤一个段子,我当面核实一下。陈总工作身先士卒,没时间锻炼。有一天做足疗睡着了,睡了八小时? 
  陈彤:八小时有些夸张。不过做足疗是个人爱好。很多做媒体的人都有这个爱好。染上这个嗜好是当初做新浪聊天室时,每天干到夜里两三点。因为一个产品染上一个嗜好。 
  柯云路:大家都是扛活的,不论职位高低。扛就有扛法问题。有人扛得好,有人扛不好,有的人身体健康,做不到潘总这么高,房地产做得这么大,没有他长袖善舞的从容。这时候,只有从工作中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出路;设法减少自己的额外支出,提高效率。 
  记者:陈总编怎样对待来自上级的压力? 
  陈彤:我很踏实,作为新浪第一个编辑,我有足够的自信。 
  记者:那潘总呢? 
  潘石屹:上级啊?我的最大压力来自我老婆。哈哈哈哈。 
  记者:有种说法,现代的年轻人忙着用命换钱,晚年再用钱看病。 
  柯云路:我们不是不忙碌,只是不心头挂满苦难地忙碌。《心灵太极》以太极拳的24式入
103f
手,研究的是现代人在生存压力下如何自我调节状态,应对生存危机的问题。希望能给渴望成功,精神快乐,心灵安宁的朋友添一线光明。 
  赵李红 文 白继开 摄   
  柯云路、潘石屹、陈彤共论《心灵太极》   
  潘石屹(左)、柯云路(中)、陈彤(右) 
  2005年12月14日 15:08 新浪读书 
  新浪读书讯 昨日,作家柯云路新书《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出版座谈会召开,新浪网总编辑陈彤、SOHO中国公司联席总裁潘石屹夫妇等人前往捧场。几位嘉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对工作压力的看法。 
  当年以《新星》等作品蜚声文坛的柯云路近年创作涉及哲学、心理学等领域。昨日,柯云路表示,他对两者比对文学更有兴致和心得。他介绍说,这次他是将自己多年总结出的面对压力、烦恼、焦灼等人类负面情绪的办法讲述给读者。他说:“这本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和东方智慧的结合。” 
  柯云路说,与其逃避式地减压,不如来一场工作的革命。书中柯云路借着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拈来我们司空见惯的心理案例,阐释现代减压解困的真谛本质,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操作步骤。他强调,人要善于没有额外支出地工作,要善于消除多余焦虑地工作,要善于全面减压地工作,要善于日理万机井然有序地工作,要善于事半功倍高效率地工作,要善于拿得起放得下在工作与休息间随意跳槽地工作,要善于天才灵感创意不断地工作。“做一次心灵体操吧,好比打一回中国人熟悉的24式太极拳。”柯云路说。 
  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谈了自己对工作压力的看法,他说:“提出可行性强的工作目标,是我减轻工作压力的重要方法。”而潘石屹夫妇则以自己一名女员工的经历为例,提出对金钱的良好心态是人们在职场减压的好办法。 
  (编辑:术术、晓婷)   
  柯云路发布新书自称效仿海明威(图)   
  左:潘石屹 右:柯云路来源: 京华时报 2005年12月14日昨天,作家柯云路新书《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SOHO中国公司联席总裁潘石屹夫妇、新浪网副总裁陈彤等人前往捧场。柯云路说,他在写作时见好就收,“所谓‘见好就收’是美作家海明威曾经讲过的一句重要的写作经验,即每天在写到最好时打住,意味着第二天有一个好的开端。受此启发,这些年来我常常在写完一章后绝不打住,把下一章的开头草草写上几句,结果受益匪浅。” 
  记者 蒲东峰 卜昌伟 摄影报道   
  《心灵太极》掀起工作革命   
  北京现代商报 2004年12月14日 
  左:潘石屹 中:柯云路 右:陈彤 
  以《新星》等闻名的柯云路在公众眼中是一个小说家,但是,柯云路本人却一再表白哲学、心理学、文学,在他这里是三驾齐驱。有变脸作家之称的他近期又推出了一本新书:《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 
  在中国当代文坛,柯云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将多年的对压力、烦恼、焦灼等人类负面情绪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和东方智慧式体悟宣扬于小众,终于促成一本《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以献给天下所有认真而忙碌的人。在松静自如、有浅入深地叙述节奏里,柯云路借着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拈来我们司空见惯的心理案例,阐释现代减压解困的真谛本质,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操作步骤。 
  柯云路认为,与其逃避式地减压,不如来一场工作的革命。“让我们来做一次心灵的体操吧,好比打一回中国人亲切而熟悉的24式太极拳。太极拳的开放兼容能力极强,它综合了东方传统智慧,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的精髓,蕴涵了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术、生命之道。”柯云路说,“心灵太极”由此而来。 
  李晓东   
  让我们来一场工作的革命吧   
  《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发布会 
  也许是当年《新星》、“京城三部曲”过于名动江湖,柯云路的身份在公众眼里铁定就成了小说家,但是,柯云路本人却一再表白哲学、心理学、文学在他这里是三驾齐驱,甚至对前两者更有兴致和心得。他不仅这么说而且做给大家看。结果,给自己赢得了变脸作家的雅号。 
  当代文坛,没有哪一个作家像柯云路这样备受争议。你可以指斥他荒谬当诛,也可以褒奖他睿智当崇,但无论他的笔穿梭到哪里,我们总是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他对世道人心、宇宙生命的热切关注。这一点,只要你不失公允,就不能怀疑。 
  众声喧哗中,柯云路继续他的思考,洋洋洒洒地写,自自在在地活,状态好得惹人羡。 
  怎样才能既自在健康,又事业有成?拗不过朋友,他将多年的对压力、烦恼、焦灼等人类负面情绪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和东方智慧式体悟宣扬于小众,赢得认同一片。获益匪浅的朋友们几番催促,终于促成一本《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献给天下所有认真而忙碌的人。 
  我们似乎正在集体遭遇空前的生存压力,它使我们身心交瘁了无生趣。在铺天盖地的压力面前,所有的减压贴士抚慰妙方不过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我们心浮气躁地开始照本画葫芦,又心浮气躁地无功而返。 
  不时传来为我们瞩目的成功人士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的消息。 
  置身职场,总要承受各种压力。何以抵挡? 
  你以为努力休息、放松一把就行了吗?你以为把烦恼事端置之度外就行了吗?——错! 
  那么,放弃功名,远离喧嚣,与世无争?—?
103f
按罂栈埃?
  人在职场,谁快乐,谁自由? 
  柯云路说与其逃避式地减压,不如来一场工作的革命----- 
  要善于没有额外支出地工作,要善于消除多余焦虑地工作,要善于全面减压地工作,要善于日理万机井然有序地工作,要善于事半功倍高效率地工作,要善于拿得起放得下在工作与休息间随意跳槽地工作,要善于天才灵感创意不断地工作。 
  怎么做啊?柯云路又说,我们来做一次心灵的体操吧,好比打一回中国人亲切而熟悉的24式太极拳。太极拳的开放兼容能力极强,它综合了东方传统智慧,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粹,蕴涵了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术、生命之道。“心灵太极”由此而来。你在它的一招一式中就会明白:如何让工作漾出游戏的欢乐,如何不昏沉散乱陷入僵局,如何迁移烦恼沉着应对,如何心气内敛灵感勃发。 
  在松静自如、有浅入深的叙述节奏里,柯云路借着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拈来我们司空见惯的心理案例,阐释现代减压解困的真谛本质,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操作步骤。 
  宇宙无限,生而有涯,怎能不成功?怎能不自在?自在者才成功,成功者才自在。 
  《心灵太极》收在完整如一的“好状态”里。柯云路以他聪慧练达的文字告诉我们,当我们真正会工作,真正知道如何活在当下时,我们就能身心愉悦,就能获得赤足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般的欢乐。   
  柯云路再次“变脸” 《心灵太极》   
  东方早报记者 陈佳 
  柯云路算得上文坛中最善“变脸”的作家,几乎每一次亮相,都令人有陌生之感。近日,一本书名看似“恶俗”的《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成为他的最新作品,看来柯云路的最新角色又一次变成了励志大师。昨日他在接受早报专访时却表示,创作此类图书绝不是为了跟风,相反这是一本被“逼出来的书”。 
  频换题材非刻意“变脸” 
  从最初以《新星》、《孤岛》等小说引发极大关注后,柯云路逐渐开始涉足多个领域,1989年之后,转而关注“生命科学研究”,后因写书推荐胡万林,成为科学界讨伐的对象。“我之所以让人意外,是因为人们总是拿我过去的作品来界定我。”柯云路说,2004年他写了一本像《童话人格》这样的心理学著作,很多人就以为他又要在这块领域长期徘徊,可不久他又写出一本像《温情马俊仁》这样的研究运动训练学的书。 
  柯云路表示,他之所以总在出人意料地转换题材,并不是刻意想“变脸”,仅仅因为他有很多爱好,涉及领域也比较广,可能某个时期内在这个领域内活动,下个时期内在下个领域内活动。“当然我活动的最主要领域,或者说第一领域,大概还是文学。今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长篇小说《父亲嫌疑人》,刻画了一个男孩在其成长过程中,既卑微又高傲、既渴望承认又处处叛逆的复杂感受。目前我也正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 
  被“逼”出来的励志书 
  据记者了解,本书研究的是现代人在生存压力下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状态,应对生存危机的问题,可以说是本不折不扣的励志减压书。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类心灵慰语式、心理剖析式、成功经历式励志图书一度整体性占据畅销书排行榜,发展至今已成泛滥之势,柯云路在此时推出这本《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未免难逃跟风之嫌。 
  接受采访时柯云路强调,恰恰相反,这本书不是他想跟风跟出来的,而是被社会的需求,被各界各领域朋友的推动“逼”出来的。“这些年我一直重视人生方法论的问题,而且和我交流的各个领域的人都有,各个层次的人都有,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他们到生存压力超限紧张时就与我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觉得这种人生方法论对他们有帮助。所以,最近这几年来,一直有一大批朋友们推动我写这本书。” 
  谈到此书与其他励志类图书相比的特点,他表示,这本书集中解决的是人们与工作的关系问题,现代人的全部生存困扰和人生问题最突出地集中在这里。如果不能解决人和工作的关系问题,那么其他的,譬如婚恋问题、子女问题等,都难以解决。他认为紧紧抓住这个问题,同时将禅的智慧、禅的趣味与现代心理学这两种东西方文化贯通起来,用两种文化来突破它,就是其与众不同之处。   
  《心灵太极》的奥妙   
  如今,“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已经离职场越来越远,加班加点已经成了职场的潜规则,尤其在一些职业中,8小时已经是名存实亡,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对抗压力呢?柯云路为此写了《心灵太极》。他建议我们来做一次心灵的体操,好比打一回中国人亲切而熟悉的24式太极拳。 
  24式心灵太极主张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对每一种来自工作的压迫,均用柔韧的心态应付之,千斤重负不知不觉消匿无痕。作者说,应该从查“忙累账”开始,把正在做的所有事情排排队,最重要的排第一位,顺序下来从最后一项逐一删除。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难以割舍,踌躇之间就被“贪心”蒙蔽了。 (田)   
  柯云路耍耍“心灵太极”   
  也许是当年《新星》、“京城三部曲”过于名动江湖,柯云路的身份在公众眼里铁定就成了小说家,但是,柯云路本人却一再表白哲学、心理学、文学在他这里是三驾齐驱,甚至对前两者更有兴致和心得。他不仅这么说而且做给大家看。结果,给自己赢得了变脸作家的雅号。当代文坛,没有?
103f
囊桓鲎骷蚁窨略坡氛庋甘苷椤D憧梢灾赋馑拿敝铮部梢园彼V堑背纾蘼鬯谋蚀┧蟮侥睦铮颐亲苁强梢院敛环蚜Φ胤⑾炙允赖廊诵摹⒂钪嫔娜惹泄刈ⅰU庖坏悖灰悴皇Ч剩筒荒芑骋伞V谏┲校略坡芳绦乃伎迹笱笕魅鞯匦矗宰栽谠诘鼗睿刺玫萌侨讼邸!缎牧樘防锟略坡芬运匣哿反锏奈淖指嫠呶颐牵蔽颐钦嬲峁ぷ鳎嬲廊绾位钤诘毕率保颐蔷湍苌硇挠湓茫湍芑竦贸嘧阍谏程采贤嫠5暮⒆影愕幕独帧?  
  柯云路玩起“心灵太极”   
  先是《大长今》挂上“感动你我的励志传奇故事”之名,结合韩国传统文化来励志。接着柯云路本周刚刚上市的新书《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将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始终贯穿全书。这是否意味着结合传统文化的励志书将成为励志书发展新的趋势?传统文化遇上励志书,无疑为已经大热的励志书再添了一把火。 
  书作者柯云路: 
  “没人能像我这样写” 
  在素有风向标之称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前推出《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对柯云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前日,记者就此专访了他。 
  不是转型是转换题材 
  记者:你以前写的小说《新星》在全国引起轰动,大家一直把你看作小说家,而现在这本新书是教人怎么减压的,这能否看作你的转型之作? 
  柯云路: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我老是被记者问到,这不能叫转型,只是转换题材,每个时期我的创作重点不同而已。我的爱好很多,哲学、心理学、文学,在我这里是三驾齐驱。在几个爱好之间,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做一个转移,隔一段时间我又会写小说了。 
  记者:有人说你写这样的书是因为你江郎才尽了。 
  柯云路:哈哈,我有好多不同类型的书要写呢,就是苦于没有时间。我写作25年了,写了40多本书,要才尽早就才尽了。 
  “没人能像我这样写” 
  记者:为什么你涉足减压励志类的书? 
  柯云路:这其实是一本计划外的书,本来我的计划是写一本小说的。我周围的朋友遇到压力和烦恼时总喜欢找我倾诉,我在开导他们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受益匪浅的朋友们都鼓励、催促我把我的心得写成这本书。我也希望把我几十年的感悟和大家分享,帮助更多忙碌的人解决问题。 
  记者:你是不是觉得这类的书特别受读者欢迎才写的? 
  柯云路:当然是因为受读者欢迎我才写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我在接受你采访前去北京新闻台做节目,那里的员工每人买了一本我的书。这本书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面市当天就卖出20多本,非常火爆。 
  记者:你觉得你写这样的书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柯云路: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写,市场上的减压书都是教人怎么休息、教大家听音乐这些很平常的减压方法。只是谁不知道要休息啊,人们不休息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使劲干活还觉得自己干得少了。我这本书就是要解决大家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焦虑,这样事半功倍了,自然有时间精力休息,休息好,才能更好地工作。 
  加入传统元素更亲切 
  记者:你为什么会想从“太极”的角度写新书? 
  柯云路:这是我最早的思路。我希望深入浅出地写实际操作性强的关于工作革命的书,书中有一套方法论,我给这个方法论起了个名字,就叫“心灵太极”,它能够解决心灵和生存、工作关系的问题,它一点都不复杂,人们一拿到书马上就能运用到实际中。 
  记者:是不是还有一个原因,感觉励志书加入中国传统的元素会更受欢迎? 
  柯云路:当然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本书最大的特点,这样读者更熟悉亲切,也更容易接受。书中用24式太极拳贯穿全书,读者打完这24式太极拳,也就掌握了轻松工作的方法。太极拳的开放兼容能力极强,它综合了东方传统智慧,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粹,蕴含了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术、生命之道。读者在它的一招一式中就会明白:如何让工作漾出游戏的欢乐,如何不昏沉散乱陷入僵局,如何迁移烦恼沉着应对,如何心气内敛灵感勃发。 
  出版界黎波: 
  励志书需求大好书少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是出版界的大腕,他在策划出版《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之前,就做了个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减压励志类的书有100多种,三大类,一类是完全从国外引进的教人如何放松的;一类是学术味道很浓的,从理论上讲压力是怎么回事的;还有一类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举例说明遇到什么问题该怎么做的。“像《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这样结合传统文化,由浅入深的,有一套方法论的书在市场上是第一本,也是我们看好它的最大原因。”黎波说。 
  一眼就觉得是好书 
  黎波把柯云路的新书归为减压励志类,“其实新华书店是把它放在减压心理学一类的。这类的书在西方有《心灵鸡汤》,中国却一直没有特别好的书。”第一次看到柯云路新书的书稿,黎波感觉这是一本能让读者很快进入状态,容易接受的减压励志书,尤其将传统文化与励志方法结合得特别好,“肯定会有市场。” 
  励志书为何畅销不衰 
  谈到励志类书籍为何会如此畅销不衰,黎波解释说,书市的特点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变老,很少有人既能抓住青年读者又能抓住老年读者,“像韩寒的读者群在20岁左右,15岁的人就不可能看他的书。符合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阅读兴趣的书,80年代出生的人不会喜欢,7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会看不懂。”从这个意义来说,减压励志类的书什么年龄段、教育段的人都能用,需求量也特别大。 
  黎波表示,现在很多出版社都意识到市场上对这类的书有需求,但不知道需求具体是什么。在做读者调查时,黎波也发现这类需求在读者中非常散乱,因此出版社把握这类书的选题就显得很难。很多读者去书店很多次,都找不到合适的、好的减压励志书,也就不买了。这就造成一个怪现象,读者对这类书需求量很大,出版社却看不到好的销量,对出版这类书也没有信心。 
  柯云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新星》《夜与昼》《龙年档案》《芙蓉国》等均引起轰动。他广泛涉猎多学科,将哲学、心理学、文学融会一体,因此作品在各个阶层拥有广大读者。他的人类学专著《人类时间》别具一格,《超级圈套》曾在商界风靡一时。特别是他的关于现代人成长的一系列方法论著作都曾引起热潮。 
  《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柯云路借着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拈来我们司空见惯的心理案例,阐释现代减压解困的真谛本质,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操作步骤。他告诉读者,人要善于没有额外支出地工作,要善于消除多余焦虑地工作,要善于全面减压地工作,要善于事半功倍高效率地工作,要善于拿得起放得下在工作与休息间随意跳槽地工作……(吴海虹)     
  柯云路博客文章   
  陈逸飞失误在哪里   
  焦虑过多的时代我们怎么办?(一) 
  陈逸飞英年早逝,一头跌倒在自己拍的电影里。 
  天才夭折,社会自然一片叹惜。接着便都说,他人生失误。 
  失误在哪里?有人说他贪心,当然不是贪财那种贪心,是贪图更大成功。有人说他失误在玩命工作,玩了多少年还执迷不悟。还有人说他实在看不清楚,比起他已经取得和可能取得的艺术成就,一部“理发师”区区几何,犯得着吗?至于说到陈逸飞还要和姜文较个劲,就更认为是小题大作没道理了。 
  议论陈逸飞的个个比陈逸飞清醒,似乎人人都不会再犯陈逸飞的错误。 
  孰不知人人旁观者清,人人身在其中就又都犯糊涂。 
  一个陈逸飞倒下了,千万个陈逸飞还在没轻没重地接着玩命,有的可能比陈逸飞还不清醒。当代各种各样的过劳死、猝死屡见不鲜。陈逸飞这样的天才会用脑过度猝死。长途货运司机也会趴在方向盘上心跳骤停。 
  这是怎么了? 
  前两天,在文摘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就吓人一跳:《安逸是生命的杀手》。还有这么混账的题目吗?一看,明白了,说的是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国瑙鲁,人口没几个,却有取之不尽的天然鸟粪出口,年年进项颇丰。岛屿上的居民都被国家包着医疗教育不用发愁,每年每人还要发数万零花钱,吃苦卖力的活儿都雇外国人干,岛上的人无所事事,安逸无聊,结果闹得肝病、心脏病很多,平均寿命也远低于一般国家。 
  我当时在这篇文章的标题上加了两个字“过多”:“过多安逸是生命的杀手。” 
  安逸在彼国是过多了,在此国太少了。 
  在中国,标题该换成“过多焦虑是生命的危机”。 
  一对比瑙鲁,中国国情一清二楚:人口太多,人均资源太匮乏。这么多人挤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彼此的竞争自然激烈。再加上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一己之地也十分艰巨。 
  可以说,目前中国是个“焦虑时代”。 
  一听焦虑,先别逆反。焦虑首先是好事,有焦虑才有动力。都不焦虑,像瑙鲁人那样闲着,人生没戏,中国没戏。从心理学上讲,“一定的”焦虑能调动人的动力。老鼠知道猫在洞外,有点焦虑,会斗智斗勇,注意安全,更好生存。高三的学生有点焦虑才会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名牌大学。哪家的孩子一点不焦虑,天天叫人推着都不起床,那就完了。 
  可是,“过分的”焦虑就要毒化我们的心灵,进一步摧残我们的身体,最后屠杀我们的生命。 
  看清楚这个又欣欣向荣又充满生存危机的焦虑时代,是最要紧的。 
  每个人都被裹挟在这个玩命奔前程的潮流中。 
  认清这个焦虑的大背景,一方面受着它的刺激,获取着人生的动力,另一方面警惕地制约过分的焦虑,避免生命的夭折,这实在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生存智慧。 

本文《心灵太极》由 益阳悦然心理咨询中心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网址:
  上一页:心灵太极<返 回>下一页:心灵太极  
 
 
相关新闻: 本命年之最棒的生日  动物意向  个体咨询案例  家有中等生  意象对话的引入